软件硬件兼顾雾霾治理方能信心十足
2019-07-20 来自: 福州同创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358
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据钟南山讲,关于淮河以南以北的降尘浓度研究显示,由于有供暖燃煤的区别,淮河以北预期寿命短了5.52年。灰霾浓度每立方米增加100微克,预期寿命短三年。可以讲,谁都不想生活在雾霾重重的环境中,但目前又不得不面对“十面霾伏”。 毫不讳言,中国的大气污染已到了“中华民族***危险的时刻”,不少人几乎达到“谈霾色变”的地步。“十面霾伏”,不是美丽中国应有之景,也非幸福中国应有之象。
雾霾的成因和应对之策也再度成为热议的话题。在目前的舆论场中,关于雾霾的成因和应对之策,人们多从技术和监管层面入手进行探讨,比如能源结构、产业阶段和监管力度,而应对也主要指向提高能效,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监管力度等等。当然,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在技术和监管层面之外,应该更多利用金融和财税杠杆来提供更多的激励让人们更积极有效地应对雾霾。
***气污染专项项目“我国大气重污染累积与天气气候双向反馈机制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气象学会大气成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小曳也表示:“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气候变化和霾之间的联系机制,科学界还在研究。中国工程院对《大气十条》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显示,京津冀区域的污染气象条件,2014年比2013年转差17%,2015年比2013年转差12%。总体来讲气象条件是比较不利的。当然,主要是目前污染物排放还没有降到位。如果能降到位,即使在不利气象条件下,雾霾持续时间和出现次数都会减少。”
其实,排放并不意味着雾霾必然生成,但不幸的是我国排放较为集中。在“瑷珲——腾冲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人口占94%,国土面积占比在40%以下,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外加中国东南部区域属于季风气候,海洋的湿润气团往北移动,北部的冷空气向南移动,南北气团容易达到均衡状态,就导致了没有风的稳定气层,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发展战略研究院能源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认为,我国雾霾的成因方面,能源结构存在较大的问题。***是我们能源消耗增长太快了,已经成为能源消耗国了;第二个,我们***的能源禀赋是以煤为主,但是我们的参照系却是***,可是我们***无论是上世纪70年代的5亿吨标煤,还是现在40亿吨标煤,煤在我们的能源结构中总是在70%左右,一个东西如果总是在70%左右,可以预见未来是很难改的。
在治理雾霾方面,我们***已经拥有了许多良好的先决条件,比如,现代的治霾技术、理念等;在能源的使用方面,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日益增大,二氧化碳、硫化物的排放总量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而且,我们有着伦敦、洛杉矶的前车之鉴,这是治霾的硬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社会心态和氛围则是治霾的软性条件。只有让雾霾治理变得可感,社会公众才会更加清楚自身都是雾霾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始作俑者,意识到肩上的那份责任。